上海和衷中学初三(上)首次月考化学试题
1、填表题
1.填写下列物质的名字或化学式,并指出类别(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物或氧化物)
物质名字 |
| 碳酸钙 |
|
|
化学式 |
|
| SiO2 | Ca(OH)2 |
类别 | 非金属单质 |
|
|
|
2.在下表内填入
实验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简答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 __________ | 二氧化锰用途:__________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__________ | 现象:__________ |
生石灰加水 | __________ | 生成物使无色酚酞变__________色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__________ | 该反应中镁元素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 |
2、选择题
3.制取氧气的办法有不少,以下办法中是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离别液态空气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4.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A.河水 B.空气 C.CO2 D.O2
5.以下叙述浓盐酸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 B.有强烈挥发性
C.有刺激性气味 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6.研究分子论学说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瑞利 D.阿伏伽德罗
7.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2 D.+4
8.加热50mL液体应该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1)试管(2)烧杯(3)酒精灯(4)试管夹(5)石棉网(6)铁架台
A.(1)(3)(5) B.(1)(3)(5)(6)
C.(2)(3)(5)(6) D.(1)(3)(4)
9.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试管 C.烧杯 D.坩埚
10.某物质经剖析后了解,其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1.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是()
A.氧气 B.空气 C.氢氧化钙 D.水
12.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l2 B.2N2 C.Cu D.CO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肯定也是氧化反应
B.纯净物肯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肯定是氧化物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14.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其中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气
1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氢氧化钙、水、水银
B.空气、胆矾、金刚石、水
C.空气、石灰石、氢气、干冰
D.空气、矿泉水、红磷、氯酸钾
16.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他气体,加入的可燃物最好是()
A.红磷 B.木炭 C.铁 D.硫粉
17.容易见到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
过滤
C.给少量液体加热 D.
取用少量液体
18.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两个氢原子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氢气
19.辨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最好是用()
A.带火星的木条 B.灼热的木炭
C.澄清的石灰水 D.燃烧的木条
20.通过化学式“H2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②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
③了解过氧化氢是氧化物④了解过氧化氢相对分子水平为 34
⑤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⑥了解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水平比为 1:
16
⑦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⑦
21.若碳﹣12的一个原子水平为N千克,某元素一个原子水平为M千克,则该元素相对原子水平为()
A. B.
C.
(克) D.
22.某同学从量筒中取用适量的液体,开始时仰视读数得38毫升,取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得18毫升,则他实质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20毫升 B.等于20毫升 C.小于20毫升 D.没办法确定
3、填充题
2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自然科学.
24.分子是维持物质__________的基本微粒,原子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
25.用化学符号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元素__________
n个水分子__________2个氮原子__________一个硅原子__________
2个氯分子__________3个硫酸分子__________
硝酸铵中显+5的氮元素__________。
26.在上海天天发布空风韵量报告中,监测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需要放__________,先倾倒后用__________,而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维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
28.__________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______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在实验时,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其目的为__________,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现象不一样的缘由是__________。
29.某物质的化学式是H2ROn,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该H2ROn的式量为98,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水平为__________.
30.已知下列物质,石灰水、铁水、氧化镁、洁净的空气、水银、盐酸、干冰,其中是:
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单质的是__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排水法采集到的一瓶无色气体,请你推断该气体除颜色、状况以外的其他物理性质:__________.(至少写一种)
3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CO32﹣____________________3O3__________NH3__________
4、简答卷
33.下面某同学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的细铁丝应先用__________ 进行处置,这个变化是__________变化.
(2)实验时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并在螺旋状细铁丝的末端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集气瓶内事先装水或砂子,目的是__________.
(3)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证明燃烧放出很多热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种类是__________.
34.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字 A__________; G__________.
(2)做粗盐提纯实验时,需定量取用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
(3)用所给仪器组成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字).
(4)给仪器C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可以超越其容积的__________.
35.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装置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字: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不是采集满,这是借助了氧气的__________性质。
(4)用排水法采集氧气时,看到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集满;若用排水法采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是什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5)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
(6)若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产生,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备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使用__________,采集装置可使用__________。
(8)由此大家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选择气体采集装置时,应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上海和衷中学初三(上)首次月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与考试试题分析
1、填表题
1.【解答】解: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均是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分别是C、S、P等(合理即可)。
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SiO2从右向左读作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a(OH)2从右向左读作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碱。
故答案为:
物质名字 | 碳 | 碳酸钙 | 二氧化硅 | 氢氧化钙 |
化学式 | C | CaCO3 | SiO2 | Ca(OH)2 |
类别 | 非金属单质 | 盐 | 氧化物 | 碱 |
2.【解答】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了催化用途;故填:2KClO32KCl+3O2↑;催化用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察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CaO+H2O=Ca(OH)2;红;
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中镁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故填:2Mg+O22MgO;游离;化合。
2、选择题
3.【解答】解:A、加热氯酸钾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是化学变化。
B、加热高锰酸钾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是化学变化。
C、离别液态空气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C。
4.【解答】解:A、河水中溶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河水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无色液体,颜色、状况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有强烈挥发性,挥发性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有刺激性气味,气味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酸性是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拉瓦锡第一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瑞利发现了惰性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定义,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
故选:D。
8.【解答】解:因为给50mL液体加热,量太多只可以用烧杯,用烧杯加热时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所以需要用石棉网,用石棉网就需要用铁架台,加热时需用酒精灯做热源。即应该选择②③⑤⑥
故选:C。
9.【解答】解:A、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故A错误;
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
C、烧杯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C错误;
D、坩埚不是玻璃仪器,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某物质经剖析后了解,其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比如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也会是混合物,比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也会是单质,比如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单质,但该物质不可能化合物,这是由于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故选:D。
11.【解答】解:A、氧气是单质,只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氧气是单质,氧气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水蒸气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B正确;
C、氢氧化钙是化合物,只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故C错;
D、水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D错。
故选:B。
12.【解答】解:A、Cl2能表示氯气,是宏观意义,错误;
B、2N2只能表示2个氮分子,不可以表示宏观意义,正确;
C、Cu能表示铜,是宏观意义,错误;
D、CO2能表示二氧化碳,是宏观意义,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A、化合反应强调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多少,而氧化反应是强调物质与氧的反应,两者无势必联系,故A错误;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纯净物可能不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大概是原子,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就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A正确;
B、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不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错误;
D、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与温室效应没关系。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A、空气是混合物,氢氧化钙是化合物,水是化合物,水银是单质,其中水、水银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混合物,胆矾是化合物,金刚石是单质,水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空气是混合物,石灰石是混合物,氢气是单质,干冰是氧化物,其中石灰石不符合题意;
D、空气、矿泉水是混合物,红磷是单质,氯酸钾是化合物,其中矿泉水、氯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解答】解:A、红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正确;
B、木炭和氧气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 故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可以燃烧,不可以除去氧气。故此选项错误。
D、硫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故错误;
故选:A。
17.【解答】解: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导流,故B操作错误;
C、试管内液体量不可以超越试管容积的,用外焰加热,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故C操作错误;
D、胶头滴管要垂悬在容器口上方,故D操作正确。
故选:D。
18.【解答】解: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察看现象,故选C。
19.【解答】解:A、带火星的木条辨别出氧气现象明显,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现象不明显,不是最好的选择,故选项错误;
B、灼热的木炭比较麻烦,现象不明显,故选项错误;
C、澄清的石灰水只能辨别出二氧化碳,空气中那点二氧化碳几乎无现象,故选项错误;
D、用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空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正确;
②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正确;
③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正确;
④过氧化氢相对分子水平为1×2+16×2=34,正确;
⑤元素是个宏观定义,只讲类型、不讲个数,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⑥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水平比为(1×2)(16×2)=1:
16,正确;
⑦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A。
21.【解答】解:若碳﹣12的一个原子水平为N千克,某元素一个原子水平为M千克,则该元素相对原子水平为=
。
故选:B。
22.【解答】解:某同学从量筒中取用适量的液体,开始时仰视读数得38毫升,但实质体积大于38毫升;倒出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8 毫升,此时量筒内剩余液体的实质体积大于18 毫升,因此他实质取出液体的体积没办法确定。
故选:D。
3、填充题
23.【解答】解:化学是一门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作用与功效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很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就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故答案为: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实验.
24.【解答】解: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在获得最小微粒,故填:化学性质;化学变化。
25.【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
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氧元素可以表示为O;
n个水分子可以表示为nH2O;
2个氮原子可以表示为2N;
一个硅原子可以表示为Si;
2个氯分子可以表示为2Cl2;
3个硫酸分子可以表示为3H2SO4;
硝酸铵中显+5的氮元素是硝酸根中的氮元素,铵根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是﹣3,可以表示为NH4O3。
故填:Ai;O;nH2O;2N;Si;2Cl2;3H2SO4;NH4O3。
26.【解答】解:现在计入国内“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不包含二氧化碳、稀少气体。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27.【解答】解: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需要放平,先倾倒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而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维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
平;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
28.【解答】解:黄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实验时,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其目的为吸收二氧化硫,预防其逸出污染环境,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现象不一样的缘由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故填:黄;淡蓝;明亮的蓝紫;有刺激性;水;吸收二氧化硫,预防其逸出污染环境;氧气的浓度不同。
29.【解答】解:氢显+1价,氧显﹣2价,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2+x+(﹣2)×n=0,解得y=+(2n﹣2);
设化合物中R的相对原子水平为y,由物质的化学式为H2ROn,式量为98,则1×2+y+16×n=98,解得y=96﹣16n,
故答案为:+(2n﹣2);96﹣16n.
30.【解答】解: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是混合物;
铁水、氧化镁、水银(汞)和干冰(二氧化碳)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是纯净物;
铁水和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氧化镁和干冰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
故填:石灰水、洁净的空气、盐酸;铁水、氧化镁、水银、干冰;铁水、水银;氧化镁、干冰。
31.【解答】解:因集气瓶倒放,说明采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又因为是排水法采集的气体,又可得出该气体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其他合理说法也可).
32.【解答】解:离子的表示办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办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由分子的表示办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CO32﹣表示碳酸根离子,表示化合价为+2的铁元素,3O3表示3个臭氧分子,NH3表示氨气或一个氨分子。
故答案为:碳酸根离子,化合价为+2的铁元素,3个臭氧分子,氨气或一个氨分子。
4、简答卷
33.【解答】解:(1)使用的铁丝假如表面有绣,应用砂纸打磨去锈进行处置,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填:砂纸打磨去锈;物理.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有哪些用途是引燃铁丝;还应该注意瓶底放少量细沙或少量的水,预防炸裂集气瓶.故填: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引燃铁丝;预防铁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
(3)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证明燃烧放出很多热量的现象是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故答案为: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
(4)铁丝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因此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3Fe+2O2
Fe3O4;化合反应.
34.【解答】解:(1)图中A是量筒,G是漏斗,故答案为:量筒、漏斗;
(2)做粗盐提纯实验时,需定量取用药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和药匙,故答案为:DH;
(3)用所给仪器组成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
(4)C是试管,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可以超越其容积的;故答案为:
;
35.【解答】解:(1)仪器①是铁架台,②是水槽;故填:铁架台;水槽;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氧气,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不是采集满,说明氧气具备助燃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助燃;
(4)用排水法采集氧气时,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集满;若用排水法采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是什么原因可能是集气瓶没事先装满水,或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开始采集气体;故填: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开始采集气体;
(5)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集二氧化碳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填:C;
(6)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用途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故填:2H2O22H2O+O2↑;
(7)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制取硫化氢气体,是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采集;故填:B;C;
(8)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况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采集装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故填:反应物状况;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